搜索    |    登录

学生中心

德育动态返回到头条

协助孩子健康成长——石室天府讲堂(第二期)第五讲开讲!

上传时间:2012-12-17 02:58:17   来源:德育处  浏览:

      1214日下午3305:20,四川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成都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特聘专家,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兰瓴蓉教授在我校多功能厅进行了针对初一、高一家长的题为《协助孩子健康成长》心理健康讲座。这是我校德育处组织进行的“石室天府讲堂(第二期)”第五讲。

      讲座中,兰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学会"了解你的孩子"

      1、了解孩子的智力特点。智力包含反省能力、逻辑能力、语言能力、音乐能力、操作能力、空间能力、人际能力等。并强调:高分 ≠ 优秀,特长 ≠ 素质,大学 ≠ 快乐,成绩不好 ≠ 人生的失败,世上本无庸才,只是把人才放错了地方。

      兰老师提出美国教育家门肯的育人观——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长大以后成为普通人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家长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孩子怎么样的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是小草就让他去装扮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他成为栋梁之材。

      2、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首先要将孩子的心理脐带断开,家长要明白,孩子受同伴的影响大于成人的影响,所以创造成长的环境(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好学校,和谐的家庭氛围、积极向上的同伴都会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比要求个人更重要;孩子交往的需求大于学习的需求,所以要引导学习(热爱学习——热爱才是最大的动力),而不是强迫学习;学生会渴望与异性交往,可以获得快乐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获得心理援助,并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接着,兰老师为大家支招:协助孩子成长。

      1、确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家长要分析孩子的长处,确定发展的方向,并且分解发展的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

      2、亮出家长的底线。即是指作为家长,你对孩子的需要和要求是什么,你能给孩子提供的条件有哪些,你能接受孩子的哪些状态,你不能接受孩子的哪些状态。

      3、不给孩子退路。千万不要告诉孩子你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他,你拥有的一切财富也都是他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停止努力。因为当一个人能喝到免费的牛奶时,他又何必要去养一头奶牛。

      4、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依照弗洛依德的观点:人行动的最深层的动力是想成为重要人物和满足性需要,让爱情成为学习的动力,为孩子设计成功,让孩子体验成功。

      “石室天府讲堂”(第二期)自举办以来,已进行了五讲。这样讲堂的举办,旨在形成家校合力,既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也利于我校学生家庭和谐发展。感谢我校的“石室天府讲堂”为学生的发展所作出的真诚努力。

家长入场

兰瓴蓉老师开展主题讲座

主题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