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2013-03-05 17:28:58 来源:德育处 浏览: 次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中学生》!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
他有着普通略显矮小的个子,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连入伍征兵的条件都不符合。他却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被破例批准入伍当兵。
他有着苦难的童年,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年仅7岁就沦为孤儿。他却有着博爱的胸怀,处处留下助人为乐的身影。“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这是人们给予他的褒奖和评价。可他谦虚地说:“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他的名字叫“雷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在民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却说:“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热潮。
在新时代,雷锋精神有了更广的内涵。雷锋精神,已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基因,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锋。
新时代的雷锋,是一个大众化的雷锋。他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可以是每个人。有时,他叫“雷锋车队”、 “雷锋超市”、“雷锋班级”……有时,他在搀扶盲人过马路;有时,他在为穷孩子送去几块钱的温暖。
新时代的雷锋,是一个时代化的雷锋。在希望工程中,他托起失学孩子求知的梦想;在“母亲水窖”活动里,他燃起西部缺水母亲的希望;在公共场所里,他服务在民众身旁;在地震的废墟中,他拯救起一个个即将破灭的希望。
新时代的雷锋,也是个性化的雷锋。他可能是瞬间的雷锋,也可能是一辈子的雷锋,他可能是一个人的雷锋,也可能是一群人的雷锋……
他们的名字都不叫雷锋,他们的精神永远都是雷锋。
雷锋精神也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不用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可以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周末返校时,看见费力拎包的同学,我们上前搭把手;交作业时,我们帮老师把沉重的作业搬到办公室;走过拥挤的楼道时,停停我们的脚步,让别人先行;排队打饭时,我们不去拥挤,让别人先取。
弘扬雷锋精神,不只在每年的3月,它应该在每年的365个平凡日夜。弘扬雷锋精神,不需要口号,不需要动员,它应该内化成我们的自觉言行。
雷锋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雷锋就在身边,也许是大叔阿姨;雷锋就在身边,也许是同学邻里;雷锋就在身边,他更应该是我们自己。
只要我们互相帮帮忙,生活就少了风雨。
严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