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登录

课程教学

教学科研返回到头条

痕 迹

上传时间:2013-11-01 17:50:57   来源:教学处  浏览:

    首先,从上周的运动会说起。运动会的时候,我做计时裁判,我最关注的项目是1500米。每一轮比赛,我总会把目光聚焦到最后几名运动员的身上。当他们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看着他们痛苦的表情,我会被感动,我会大声的为他们呐喊加油。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总会为第一名喝彩,往往会忘记最后一名。殊不知,最后一名要承受来自身体与精神上更多的压力,他们用拼搏的精神在赛场上留下了光辉的痕迹。

    再说说我身边的人。来到石室天府已经两年有余了,与石室天府一同成长,我见证了很多同事为她卖命。

    时光回到2011年的8月底,我们在眉上培训的时候,在备课组长的培训会上,我就如何开展教研活动发过一次言。会后,张文对我说:“这方面,你要多帮助我,我还是一个新手!”这句话,让我看到了张文谦逊的胸怀。在这两年中,他与我们同年级任课,一直以来,他都是最受学生喜欢、最受家长认可的老师之一,他所任教的生物学科在期末统考和毕业会考中,都超过了七高、七初两个学校,获得高新区第一名的好成绩。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是对手学校不太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让张文侥幸获胜。但就在上次的备课组长交流会上,我看到他给我们展示的资料库里面详实的教学资料,我才明白,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在张文的身上,我看到,在石室天府,有实实在在干事的人。

    今年的8月31号,我在打扫办公室的卫生,一个陌生的小伙子走进我的办公室,说:“严老师,你好,你的《安塞腰鼓》的课件特别好,可不可以借我看一看。”看着面前这张陌生的面孔,我茫然了,我和他素不相识,他怎么知道我的这个课件。这个课件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参加一个课件比赛,被评为了特等奖,然后被清华大学多媒体学报出版发行。在最近打造徐熙老师的公开课的过程中,这个小伙子一直全程地跟踪听课学习,我们在磨课的时候,他就在旁边默默地听,仔细地记,生怕漏掉了一点一滴。上周的某天,他突然对我说:“严老师,你对文化教学的研究我很感兴趣,你可不可以教教我。”面对这样一个虚心好学的孩子,我能拒绝他的请教吗,但我深知,他此刻做这个研究,为时尚早,于是,我对他说,你现在可以从研究“有效教学”开始,在这方面,我们也可以一起多探讨。随后,我给他发去短信,对他说,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让我感动,也激励着我。这位小伙子,就是我们初中语文组,今年新进的大学毕业生邢海涛。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在石室天府,有谦逊好学的年轻人。

    再来说说我最佩服的一位兄长,他已经是中学高级教师了,在我看来,他已是大功告成,可以好好享受工作,不用那么拼命,不用那么折藤自己了。可是,在学校演讲的讲台上,能听到他慷慨激昂的演讲;在文艺表演的舞台上,能看到他优美的舞姿;在800米的赛场上,能看到他坚实的脚步;在课题研究的讨论会上,能听到他雄辩的声音。在他的脸上,永远洋溢着青春的微笑。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对工作,对生活,永远保持着赤子之心,他就是赖良玉老师。

    在石室天府,这样的老师,这样的事迹还很多很多。他们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作为教师,对待工作,对待生活,需要我们保持一颗青春不老的心。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再不行动,我们就老了。或许,你会说,我才20岁,30岁,还年轻着呢,可是,我们一生有几个青春?只有一个,再不运动运动,我们的心脏就老了;再不做点教学研究,我们的思想就老了;再不做点成绩,我们的心态就老了。

    正因为这样,当有一天,唐志哲老师让我去申请高新区的语文实训基地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因为我知道,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成长,要锻炼,需要这样的平台。如果把这个基地拿到手,高新区的语文教研活动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实训基地成立一年多,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语文教学的研究工作。我们以“带题授课”为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以“公开课+专题讲座+互动讨论”作为研究的表现形式,我们先后4次成功的开展了全区的教研活动。

    第一次,我们以“古诗词的精致化教学”为研究内容,以我执教《夜雨寄北》这首诗歌作为表现形式,以我的专题讲座《如何打造古诗词的精致化教学》作为理论总结。

    第二次,我们以“古文教学的有效性”为研究内容,以沈梦执教《陈太丘与友期》这堂课作为表现形式,把培养新教师作为任务,采用课堂观察,对新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进行有效性的分析,来打造我们的新分大学生。

    第三次,我们以“研究精致语文”为任务,以张春毅执教《目送》现场课为表现的载体,以我的专题讲座《例谈精致语文的打造》作为研究成果。

    第四次,我们请到了教研员为我们作了“中考与初三教学的衔接”专题讲座。

    本学期,我们拟在12月初,开展以“语文课如何上出浓浓的语文味”为研究任务的第五次教研活动。

    承担高新区的语文实训基地的工作一年多了,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漫长的研究过程。虽然很累,但是,我们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成长,在提高。我执教的《夜雨寄北》那堂课的录像,参加第二届志公杯优质课大赛获得了二等奖,随后,接到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文化教学课堂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去重庆上了现场课,获得了现场课的特等奖。

    走在岁月的河畔看两岸的风景——一米阳光,在层林间尽染,那是阳光留下的痕迹;一缕清风,在树叶间穿梭,那是清风留下的痕迹;一羽飞鸟,在云雾上舞蹈,那是飞鸟留下的痕迹;一寸光阴,在生命中滑过,它又留下多少痕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