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2017-05-23 18:30:57 来源:综合处 浏览: 次
他曾是驻伊拉克战地记者,被美国大兵用枪抵住胸口;也曾在白宫报道新闻,把美国新闻发言人追问到哑口无言,他拿着全额奖学金就读于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又挑战自己进入教育领域成为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助理,这就是今天“新浪教育名师团校园行”的重量级主讲嘉宾——冉维。
2017新浪教育名师团校园行
4月17日,“2017新浪教育名师团校园行”来到成都石室天府中学,主讲名师冉维以“梦想的力量”为主题,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从伊拉克到白宫的新闻报道生涯,以及求学哈佛的所感、所得,让学生们备受鼓舞。
从伊拉克战场到白宫 舌战美国新闻发言人走红网络
从西安交大英语系毕业后,冉维进入了新华社。伊拉克开战后,在别人都不愿前往战场的情况下,他毅然踏上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飞机。在出机场的路上,冉维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拍摄路上的装甲车,却被朋友一把拉了回来,回看照片时才发现,车上士兵的枪口正对着他,才让他真正意识到战争的危险与残酷。。躺在床上,曾经连续三天睡不着,对于危险的恐惧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
现场他给学生们分享了几张真实的战场照片,每一张都引起学生们的惊呼。炸弹袭击后浓烟翻滚的城市,身上着火的士兵。一张他与美国士兵合影的背后,其实是一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突然被美国士兵拦下车,用枪抵住胸口,要求出示证件。所幸在历经14个月的战地记者生涯后,冉维安全地从伊拉克离开。
2010年,冉维被派驻到华盛顿,成为新华社华盛顿分社记者,负责外交报道。从巴格达到白宫,冉维将战地记者的果敢与犀利带到了华盛顿,对话希拉里,亲历奥巴马和罗姆尼的总统辩论。2012年,一段“中国记者质问美方钓鱼岛立场致美发言人尴尬”视频走红网络,这名中国记者正是冉维。在例行记者会上,冉维一再追问美国关于钓鱼岛问题立场,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翻阅卷宗才回答了提问,冉维又指出了美国关于钓鱼岛自相矛盾的说法,最终纽兰不得不在尴尬之中打断追问,直接要求“下一个提问”。这场交锋被央视报道后,在网上疯传,引起国内网民的热烈追捧,冉维也被称为新华社“中国好声音”。
获全额奖学金圆梦哈佛 现场分享英语学习诀窍
在新闻界已享有盛名的他,却在2013年开始了求学之路,以全额奖学金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录取,就读硕士研究生。其实作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冉维一直有着求学海外的梦想。一次偶然的机会,花了3美元请一位朋友喝咖啡,10分钟的交流中,这位朋友建议他申请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正是这短短10分钟,最终让冉维圆梦哈佛。这一段求学的经历,冉维总结了三个关键词跟石室天府的学生分享。
一是有梦想,知道目标在哪里;二是广交友,这个“友”不仅是朋友,也是前辈、老师,找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他们的指点比做100道题更有用;找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学生们最常面临的问题——如何学习英语?
冉维分享了他的经验,首先学英语是绝对没有捷径的,必备一本英汉双解词典,不仅要了解单词中文释义,更重要的是英语的应用。冉维还建议学生们下载美国一些新闻报纸的App,将新闻作为阅读材料来增加词汇量,“在这些上面,你看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美国英语。”
在精彩的分享过后,石室天府的同学们也将自己心中的困惑提出来与冉维交流。“如何才能做到不怯场?用什么心理去克服对危险的恐惧?”冉维说“其实秘诀很简单,你如果对上台讲话紧张,那么讲100次之后就不紧张了,每个人都一样,我高中的时候连举手提问都不敢,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可以发掘的。”冉维还告诉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受一些失败是有好处的,你才会知道如何面对失败,不会被挫折给打倒。”石室天府的同学则犀利反问:“那我们是要主动去寻求失败吗?”冉维回应说,“不用去刻意寻求失败,但平时可以去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东西。”
为了感谢冉维的精彩分享,石室天府中学副校长李萍亲手赠送了学校的蜀绣纪念品。李萍校长告诉新浪四川,“虽然学校经常有名师、名人讲座,但这种题材,这样的类型的讲座却是第一次,这恰恰是学生们最喜欢,感兴趣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听得非常专心,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结束之后还在跟专家交流,是真正打动学生内心,启发学生一辈子的一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