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登录
-->

幸福教育

心灵有约返回到头条

沉溺

上传时间:2013-03-20 22:20:15   来源:本站  浏览:

偶尔看电视,被某出电视剧吸引,恰好工作清闲,于是索性上网追,花了三天时间,晚上常常看到二点多,一觉无梦到第二天自然醒,接着继续看……

隐约地有些不安,觉得这不对路,但是控制不了,就一边焦虑不安一边继续腐败,感觉内在有很多东西在扑腾、扑腾地,但行为上仍然没有变化。既然无法改变,就不再束缚自己,索性听之任之,到了第四天,就没了兴趣,像触底反弹似的,又回复到正常。

这样的状态偶尔有之,好像隔段时间就重复,像一种固定模式,只是这一次体验比较清晰,感受到了强烈的矛盾和冲突。不舒服的消除在于对自己的解放,不再告诉自己这样不好,不去控制,反而就顺了,好像内在有个调节器,自然地把自己调回正常的节率。

 

想到近期让自己有些焦虑的个案,其实个案本身的原因并不复杂,也知道方向就是那样并且坚持进行中,但个案显然比我所预期需要更多的时间,或者说,我被家长无形施加的压力所影响。一个非常听话乖巧的孩子突然来了个180度转变:拖沓、迟到、不做作业、玩电子游戏……孩子之前有多“好”,现在就有多“坏”。

我知道这是孩子在消解之前承受的压力和情绪,但是花的时间太长,于是我开始担心,甚至怀疑自己处理方式。

狂煲电视剧是自己消解压力的方式之一。当我试图去控制,感觉愈坏。那种不让自己无限度地沉溺下去而试图去阻止的感受很糟糕。

是环境不允许还是自己害怕什么?

或者环境并不允许,或者内在对自己并不宽容,或者根本就是,自己未能获得一份全然的宽容!就像我对这个个案一样,有条件的、有期限的“假接纳”!

自己的所得限制了自己的所能够。

想到这,涌上来不少对小个案的渐愧,同时欣喜自己的醒悟,像走过了小段的黑暗复见光明,感觉通透明晰。

 

再来看沉溺本身。

沉溺、成瘾像慢性毒药,悄悄然侵食个体的意志,慢慢地失去对自我的控制,让个体成为外在事物的俘虏。但我又十分地清楚自己,不会对什么东西上瘾,就像吃东西吃撑了厌食一样,看着看着就停住了。这在以前也有过,有时候一些剧看了一部分,突然就失去了兴趣,这并不是自己主动控制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因为电视剧精彩与否的原因,总之,这一切跟外在没有太大关系。

但是我们常常是将责任归为外在:电子游戏太有趣、网络太精彩、夜场太丰富、情感太诱人……

事实上,个体所沉迷的那些精彩,滥情、赌博、游戏等等,并不能真正满足自己内在,反而是越填越空。

那为什么欲罢无能呢?仍然是个体的内在结构所决定,即自己内在的空洞程度,无底洞般的内在,一不小心尝试到某种填充物,就越走走深,回天无力(没有其他替代或者没有尝试其他的勇气),这样沉溺的结果就是一条不归路。

当然,没有沉溺并不代表不会沉溺,可能是没有尝试过,没有被“诱惑”,靠着现实的控制力在抵御而已。

内在与外在控制力即看似相似实则不同。前者坦然后者忐忑。或者说,没有体验过沉迷者,沉溺本身具有莫大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容易让人们莫然地紧张、害怕,而过度的意志控制常常会有产生多种形式的多疑或顾虑,对他人及自己的怀疑,人际关系敏感、不良。

醉心于某种事业也是一种沉溺。就像防御有好多方式,有些因为更具有现实性、有效性而称为高级或成熟型防御,比如失恋后“升华”为文字作品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沉溺于情绪或者幻想像一种睡不醒的感觉,如春困,像婴儿刚出生时未睁的双眼,像永远也得不到的爱,想要回归母亲温暖的子宫,永远不要出生,仿佛只要躲进母亲的身体里,就可以得到永恒。

 

从母婴关系来看,沉溺的程度取决于得到的爱的质量。就像那个小个案,母亲开始改变,但还不够,于是继续沉溺,以求证辨识母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