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登录
-->

幸福教育

心灵有约返回到头条

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上传时间:2014-05-29 23:20:05   来源:本站  浏览:

陈  虹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神经学家通过观察猴子大脑,跟踪成功和失败的区域——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时发现,这些区域的神经细胞在某一行为成功后,会做出调整。每一次成功之后,大脑的信息处理更为高效。但是在失败之后,大脑活动几乎没有变化。这个实验似乎表明,大脑并没有将失败的经历转化成经验,因此,有学者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并无太多依据。

 

 

一、成功让人更积极主动、更乐观上进

这个结论是否完全正确,目前还很难说,但它至少提示人们:成功一定能让人思维更敏捷,注意范围更广,记忆水平更高。这一点也不复杂,因为人做某件事如果能够取得成功,那么他很可能持续做同样的事。如果老鼠和鸽子按某个键能获得食物,当老鼠和鸽子发现了这个神奇按钮时,便会持续按同样的按钮获得食物。这说明,过去的成功会给现在的成功和将来的成功提供线索和依据。

当一个人获得成功时,他倾向于更积极、更乐观、更主动。成功使人感觉更自信、更有价值。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各种成功经验增强了孩子的胜任感,而困难和挫折频发,导致孩子自卑感的形成。成功、正面的体验,有助于孩子在进入小学,升入初中、高中,甚至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有热情和较好的适应性。

反复遭受失败的孩子会把许多事都看成是烦闷、挫折、疲惫和不愉快的,他们会选择逃避这些不愉快,其中包括逃避学习、不守纪律、不爱护公物等,导致习惯性悲观情绪。所以,教育如果让孩子感受到总是处在失败之中,就是强化了孩子的不愉快体验,进而强化了孩子逃避挫折和失败的需求,孩子会变得更不愿意学习、更不守纪律,甚至破坏公物等。

二、失败的双方面论,积极语言起到重要中介作用

当失败来临时,人就会感受到挫折。挫折是怎么回事?就是我在做一件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困难或麻烦,使自己想要的要不到,结果目的不能实现,心理就会觉得有一种障碍,所以,是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会让人觉得失望、痛苦、沮丧、不安、委曲,它会压制人,令人屈服,还有可能导致人继续失败,阻碍人发展。

但关于挫折,有一个双方面论。从积极方面看:挫折可以使人接受教训,在逆境中奋起,把人锻炼成优秀人物;使人学习灵活,如改变策略,从失败中勇于承担责任学会反思更好地行动再追求成功;也可使人加速堕落,或是摧毁人们飞跃的力量,从失败中感到自怜不断抱怨愤怒难平放弃努力。这样看来,挫折有其两面性。

其实,挫折是一种感觉,所以,当孩子面临任何进步或成功时、面临任何问题或困难时,成年人以不同的语言模式反馈和强化孩子的成就或挫折,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如,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或做不了的事,或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我们反馈他时说:“哪里有不会,我们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引导孩子寻找方法)“哦,确实有点困难,不过,我觉得你很努力,学过的什么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成绩。”(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这类积极语言可以引导孩子在困难面前去寻找方法、让孩子感觉大人们理解我努力的过程,认可我做事的态度,给我学习的动力,让我从“不会”“做不了”“没做好”中获得经验。但是,如果这样反馈“你总是不会,学什么去了”,“你能做什么,我看你正劲事做不了,歪门邪道倒学得挺快”“你根本不是学习的料,回回都说没考好,其实你就是不行”。这类消极语言打击了孩子从挫折中获得经验的机会,更没有给予孩子动力,让孩子感觉挫折是难以面对的,我总是失败的,成功远在天边,我做什么什么不行,干脆我不做了。

由此看来,挫折和成功本身对于孩子都有意义,但我们从态度、语言到行动对于孩子的挫折和成功的反馈,是影响孩子是否能够战胜挫折的重要中介,如果我们选择积极语言,多鼓励孩子,就会支持孩子从失败中奋起,如果我们选择消极语言,忽视孩子努力的过程,打压孩子奋起的动力,则会影响孩子战胜挫折的动机和效能。

 

三、放大孩子缺点和贬低孩子,对孩子有破坏性影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是鼓励性大一些,因为吹毛求疵地搜寻孩子的缺点,把一点儿差错无限放大,会让孩子觉得“我总是被贬低”,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失败或可能失败的打击,产生低自尊倾向。然而,大人们常常对孩子的低自尊不能察觉,还在拼命教导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在低自尊的状态下,孩子是无法真正感受到力量的。

成年人在教育孩子时,较多关注孩子做事情的结果,然后又对结果中失败的关注远远大于对结果中成功的关注,紧接着是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这会极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感受不到或没有机会享受学习过程和生活旅途的快乐。孩子如果形成习惯——眼里看到的永远是结果的名次、奖项、被批评还是被表扬,或是结果本身,也就是当结果成为孩子心中的中心时,拖孩子后腿的将是孩子内心对结果失败的极度恐惧,孩子很难真正享受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如懂得越来越多知识的乐趣。每当要去争取这个结果时,孩子都会感受到过度的压力,而无暇顾及点滴的成长和进步。而我们教育中常常人为设置障碍,觉得“不能让孩子轻松通过”“那能那么快就让他学会”“必须得让他尝试困难和失败”,导致孩子长期在“被吹毛求疵”、“被结果挫败”的家庭或班级中成长,无论孩子怎样做,都是被批评和贬低,都是看到别人不满意的脸,孩子能有健康的自尊心吗?不太可能。他就算在别的地方获得一些自尊,当回到这个遭遇挫折、感受失败的环境时,自尊还会被剥夺一空。没有一个教师(或家长)想让孩子没有自尊,而且嘴上一直强调要培养孩子自尊,但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孩子是很难培养起自尊的。其实,孩子本身是有自尊的,教育不打击或降低孩子自尊就不错了。

放大孩子缺点和过多关注结果这两种做法很有可能成为诱发孩子抑郁症的起因。其实,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程中度过的,真正到达目的地和实现目标的时刻通常都非常短暂,而且当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快乐是很短暂的,甚至感受不到快乐。一些冠军被采访时都说,我很高兴,但马上又要投入下面的训练了。围棋冠军更是如是说:“拿冠值得高兴,但我没什么感觉,因为明年的冠军可能就是别人的了,所以,我要想的就是如何努力。”如果我们让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大部分都是痛苦和不幸福的话,那么,孩子的整个人生也将是痛苦和不幸福的。

要尽量多发现孩子的优势,鼓励孩子利用自己的优势,但鼓励不是泛泛地说“你真棒”“你很聪明”“你是最能干的”,而是要体现“有意义”的鼓励。要通过鼓励,帮助孩子形成“重要感”,即自己是有用的、重要的和有意义的;形成“成就感”,即自己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是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有方法的;形成“力量感”,即自己是具备处理事务和适应困难的能力的,是有能力;形成“认同感”,即自己是被肯定、被欢迎的,不管多困难我都不会放弃自己。千万不能用所谓的挫折教育导致孩子的无力感、自卑感和疏离感,觉得自己每天都面对失败,无能无助,不被喜欢,我是多余的,这会导致孩子在以后的求学过程中畏惧退缩、厌学甚至放弃学业,更严重的是离家出走或放弃生命。


四、不要给孩子人为设置挫折,要多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由于挫折是一种心理状态,所以,人对挫折的态度和感受就非常重要。把挫折看成是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悟到了方法、认识了人生,人就会从积极的角度解释挫折,认为挫折不算什么,总会有希望。有希望是一种很积极的品质。有希望的人会认为好事总会发生,对未来持有积极的观点,能积极地为未来做计划但又兴高采烈地生活在现实环境中。拥有希望的孩子,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保持好心情和信心,并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那么,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积极的态度激励他们有目标、有追求地生活着。

如果在挫折中被锻炼出来了,我们就称他为逆境中成长的人。这些人不怕被压制,而且屡败屡战,在失望和痛苦中挣扎,在挣扎中得到动力,最后能够从沮丧中重生。这些人绝对是不平凡的。但大多数人不是这样,一位小学五年级孩子关于“挫折”一词的造句耐人寻味:残酷的挫折使我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说,不能让孩子感受频发的挫折,尤其不要给孩子设置人为的挫折。尽量使孩子被赞许、被激励,满足孩子被赞许、被激励的需要,避免孩子感到失败和无助。反复失败,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对成功的束手无策会导致有些孩子形成懒惰和失败宿命论的观点,不利于孩子健康快乐人格的形成,更无助于孩子追求成功。

人生本来就很难,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设置无限的挫折给孩子,而不能给孩子以成功和顺利呢?大人们会说:那怎么行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失败是成功之母;苦尽才能甜来;不吃苦中苦,哪来人上人;风雨之后才会见彩虹;不给孩子挫折会宠坏孩子,使得孩子产生太多的自信将来会变得太自负。其实,孩子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面对和体验失败,而且失败总是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增多,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他有了自信,他才有能力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在失败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