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登录

学生中心

学生作品返回到头条

有时,我也想云淡风轻

上传时间:2013-12-16 17:35:48   来源:初二年级  浏览:

    天边的乌云是阳光驱散,心头的阴霾是自我救赎。
                                            ——题记
    伫立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看着人潮来往,心中倍感压抑。生活不顺、学习遇挫,每天都似是一个暴风雨的夜晚,轰鸣震响,无所适从。
    想起历史上项羽乌江自刎,一代枭雄的豪情壮志就此随着滚滚乌江水东逝远去。只可惜他曾经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又有谁曾料到“时不利兮骓不逝”,到最后只落得“虞姬虞姬可奈何”的悲叹婉绝。是他的放纵不羁害了他,他的疑心多虑害了他,是他的自大乖张害了他。是否,只因年少太轻狂?
    到底是为什么?
    他太重视、太在乎。物极必反,最后得到的,是一个凄惨痛苦的结局。
    学会放下,扫除心头尘埃,让其随风远去。
    当年的苏轼,不正是因为做到了这点才真正成就了他的一生么?乌台诗案被贬,才让他有了游历祖国、欣赏这大好河山的机会,这才出现了《赤壁赋》震烁古今。否则,又何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要到何处去寻觅“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放下了,放下了他的仕途,亦放下了他的不顺。
    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一个人的执念不能太强,要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坦然。一个人,往往都会有偏执的时候,会不顾一切地去追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管身边的人如何,亦不管自己怎样,只是奋不顾身,无所畏惧。
    但,结局怎样?
    徐志摩与林徽因一段浪漫美好的康桥之恋,让人感动、令人憧憬。徐志摩为爱甚至不惜抛弃已怀有身孕的妻子张幼仪,将她无情地丢在了异国他乡。
    可,最终呢?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结局,是没有结局。让人感慨万千、亦让人惋惜无比。上天或许早已安排好了这一切,我们无法去改变,无法撼动。所以在后来,徐志摩说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正值青春年少,前方风雨飘摇,我们也义无反顾地向前。但荣辱得失,从来就不是最重要的。我期望着,有一天,心如明镜台,那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放下了执念,亦是放过了自己。
    所谓放下,不是放弃;所谓潇洒,亦不是放纵。
    看波涛汹涌、暴风骤雨,但我心依旧;不是所谓的六根清净,立地成佛,而是哪怕是立于浊世之中,也宠辱不惊。
    我穿过这个世间汹涌的人群,逐渐勇敢地走向未来。
    有时,我也想云淡风轻。
    当乌云被驱散,当阴霾从此消失。那么,你要开始,享受生命中的美好如斯。   

            ——后记